安瑟伦的祈祷文《论说篇》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安瑟伦名言:不是我的理解使我信仰,而是我的信仰使我理解。因为我也深信,惟有信仰,方能理解。

在祈祷文中虔敬与神学结合,本来也不是独创,而属于悠久的传统。Te Deum之类的赞美诗一向被称作theologia。然而在安瑟伦的祈祷文中有一种新的注重理性的精神。传统的祷文偏重意志的自律,而安瑟伦则注目于心智的理解。他将那阻碍人接近上帝的精神状态称为torpor(昏沉麻木)。祈祷的要义在于唤醒人的清明理智和对主的爱,祈祷不仅是呼唤上帝,而且是对自己的罪的处境以及对人与主关系的一种深刻理解。安瑟伦所强调的理智,与感情,与对主的爱,融然无间,形成一种心理上的均衡。在他的哲学论证如《论说篇》(Proslogion) 中,理性的证明与祈祷相穿插,而在他的祈祷文中,也有明晰的教义陈辞。

来吧渺小的人,躲开你那琐屑的事务,暂且放开你那混乱的思绪。

卸下你那沉重的心事,且将心猿意马放在一边。

且为上帝净一净心,且稍稍静止于神。

进入你心田的奥室,排开你主之外的一切,那阻拦你寻求主的一切,关上门,寻求你的上主。

说吧,我的全心,对上帝说:我寻求你的面目,主啊,我寻求你的面目。

来吧,我主上帝啊,指点给我的心应到何方如何寻求你,到何方如何寻到你。

主啊,既然你不在这里,我应到何方寻觅隐去的你?

既然你是全在,我又为何不见在场的你?

你实实在在居住在那不可接近的光之中。

那不可近的光在何方,我将如何走近那不可近的光?

又有谁引领我,引我走进那光,见你在那光之中?

或者,要什么征象,什么形式方能寻求你?

我主上帝啊,我从未见过你,我从未见过你的面目。

至高无上的主啊,如此远远放逐的人应何所适从,何所适从?

你的仆人应何所适从,他渴求你的爱,而远离你的面目?

他心跳着要看见你却如此远离你的面目。

他渴求走近你,而你的居所却不可接近。

他渴望走向你,而不知你的居所在何方。

他渴想寻求你,却不知你的面目。

主啊,你是我主和我的上帝,而我从未见过你。

你创造了我,再造了我,我的一切福份来自你,而我不知道你。

我原是被创造来看见你,而我并未实现我受造的目的。

人类的命运悲惨啊,当他失去受造目的的时候。

可怕的,可怖的人类的堕落啊!

啊!人类失去什么,又得到什么?什么离去了,又留下什么?

失去他受造应得的永福,得到他受造不应得的悲惨;离去的是幸福所必须,留下的本身只是悲惨。

人类当初吃的是天使的面包,如今想望不到;今日吃的是悲苦之果,当初并不知道。

啊!全人类的悲哀,亚当全体子孙的悲恸!

亚当饱餐而打嗝,我们却饥馁而叹嗟。

他当初富足有余,而我们一贫如乞。

他幸福地享有,却悲惨地放弃;我们不幸地匮乏,而悲惨地渴求;可悲啊!我们一无所有!

他为何不留给我们他那白得的,使我们如此沉重地感受匮乏?

他为何遮掉那光,将我们罩在一片黑暗之中?

他为何攫走我们的生命,将死亡加在我们头上?

满载悲苦,我们何所而来,何所而去?

从何处被抛来?将被丢弃向何方?

从家园到放逐,从直观永福到双目皆盲,从永生福份到永死极苦。

从如此的福份悲惨地降为如此的罪愆!

沉重的堕落,沉重的悲哀,沉痛的一切。

可悲啊!苦难的我, 一个远离上帝的悲惨的夏娃子孙!

我担负了什么?完成了什么?

我飘泊向何处?又来到何方?

我寻求什么?我渴望什么?

我寻求至善,却落得混乱。

我寻找上帝,却成了自我的阻力。

我追求内心的平安,却得到最深的忧伤磨难。

我想望由衷的快乐微笑,却落得心痛的呻吟。

我寻求幸福,却只有无休止的叹嗟。

主啊,你要多久遗忘我们?多久移开你的面目?

你何时方能眷顾我们,听我们的呼求?

何时方能照亮我们的眼,向我们显现你的面目?

你何时方能复归于我等?

主啊,眷顾我们,听我们,照亮我们的眼,显现你的面目。

复归于我们,给我们平安,没有主我们如此悲苦。

怜悯我们向主的匍匐,没有主我们无所措手足。

求主引领我们,给我们救助。

我乞求主,莫让我在叹嗟中绝望,而在希望中复苏。

我乞求主,莫让我的心在荒凉中悲哀,求主赐给它安宁。

我乞求主,当我在饥饿中寻求主,莫让我空腹而去:我在饥枯中到主跟前,莫让我枵腹而归。

我在贫穷中叩求巨富,在悲惨中伏求仁慈,莫让我空手受辱而回。

如果我在食前哀嗟,求主在我叹嗟之后赐我食物。

主啊,匍匐的我只能垂首下视,求主撑直我的腰使我向上观看。

我的不义冲上我的头,压抑着我,负重般将我压弯。

求主解除我的重压,莫让那深坑埋葬我:让我窥见你的光,无论从远方或地藏。

求主引领我寻求主,求主现身;因为除非主引领我便不能寻求主,除非主对我现身便不能走近主。

让我在渴求中寻找主,在寻求中渴望主,在爱中走近主,在走近中爱慕主。

主啊,我认信,感激主按主的形象创造了我,使我得以记忆主,思考主,爱慕主:然而这形象被我的堕落所腐蚀,由我的罪愆而蒙垢,除非主更新它再造它,便无从按照它受造的目的行事。

主啊,我不妄自探测主的深奥,我的心智在主面前如此渺小;但我愿望多少理解主的真理,因为我的心信奉它爱慕它。

不是我的理解使我信仰,而是我的信仰使我理解。

因为我也深信,惟有信仰,方能理解。

安瑟伦(Anselm,1033年-1109年4月21日),中世纪意大利哲学家、神学家,1093年至1109年任坎特伯雷大主教。被尊称为最后一位教父与第一位经院哲学家。运用形式逻辑论证基督教正统教义,提出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及救赎论的“补赎说”,将中世纪的神学议题,推向理性关切的新方向 。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本网站授权,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祷告操练

主,你的名被称作奇妙

2016-4-6 17:41:00

祷告操练

父神啊,你以恩典、信心和爱丰丰富富地祝福我

2016-4-7 5:26:00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