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环宇的家里没有养信鸽。但是,赵环宇的家族世世代代却又分明与信鸽结下了不解的良缘。
多年前,赵环宇的高祖父在山中砍柴时,无意中在树林里的一张铺鸟网中看见了一只不幸撞进网中的鸽子。这是一只信鸽,赵环宇的高祖父忙从鸽子的羽翼下极小心地取出了一封短信来。信上,呈现出两行手写的已经变得模糊不清的字体:
“见到信鸽平安!要报那大喜的讯息!”
当时,初识一些字的赵环宇的高祖父,不明白这封字迹模糊的信上这两句话其中的意思,但是,他能够意识到这只信鸽所携带的这个信息的重要性,于是,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封信收起放进了内衣的口袋里。回到村里后,他拿着那封信,急着在乡间左打听右打听,渴望找到一点关于这封信的线索。
不久,村里的一位乡贤看罢赵环宇高祖父手中的这封短信后,他神情凝重地告诉赵环宇的高祖父一个极重要的信息:“这封信的内容极其重大,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未来,接到这封传到我们手中的信后,我们有责任要照着这只信鸽身上携带的这封信的内容,再写一封相同信息的信,再找一只活着的信鸽将这封信系在信鸽的身上,放飞!”
考虑到赵环宇的高祖父没有抄写的这个能力,于是这位乡贤便立即接手这件事,写信,之后又忙着找信鸽传信,乡贤在做着这件事的过程中一直是极其慎重的。
当这位乡贤终于找来一只纯白羽毛的信鸽,将他新写的一封信系在这只信鸽的羽翼下,看着放飞的,展翅飞翔一头跃上蓝天的那只信鸽,乡贤深深地长吁了一口气。也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位乡贤开始在乡里组织一批人,口口传讲那只信鸽所带来的平安与大喜的讯息了。
这位乡贤后来对赵环宇的高祖父说,自从见到那只信鸽传递平安与喜讯的那一封信,接下来,他将这一封传递平安与喜讯的信接手由另一只信鸽依次接力传递出去之后,他的心里顿时被一种极大的平安和喜乐所填满了,他感到心里生发出从未有过的充实,与安稳安泰!
接下来,受到那位乡贤的影响,赵环宇高祖父的家,后来开始养成群成群的鸽子了,同时,赵环宇高祖父的那个家,后来在那位乡贤的大力帮助下,也成为了传递平安与喜讯的家庭聚会点。
据赵环宇的高祖父后来回忆说,当他从山上将那只信鸽和那一封信带回村后,村里的那位乡贤后来用锹子在山脚下挖了一个小土坑,把那只断气的信鸽放在了坑里掩埋了,然后,乡贤又为这只信鸽安睡的土坑上立了一座小碑,最后,乡贤还从山脚边的河水中,淘选了一些色彩斑斓美丽的彩石铺在了上面。几个月后的春天,那只信鸽安睡的那个地方,满山遍野开满了各色璀璨的山花!阳光下,鲜花怒放,芳香弥漫了整个的山间。
一代代过去,一代代又来。到赵环宇的祖父这一代时,赵环宇的祖父中断了养信鸽的家规,赵环宇的祖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成家后也没有收敛一点,家里有三个不满10岁的儿女,眼瞅着因家里缺粮少食三个儿女一天天的寡瘦了下去,祖父只好牵着三个儿女出去乞讨。乞讨到一大户人家时,那大户人家里生活富裕,却无子女,见赵环宇的祖父牵着三个儿女乞讨,这大户人家就想从中领养一个孩子做他们家中的后嗣,相应的给赵环宇的祖父一大笔钱作为酬谢。赵环宇的祖父想了想后,于是将小儿子送给了这户人家。
第二天,赵环宇的祖父又急慌慌地带着大儿子来到了这大户人的家里,说要以大儿子来替换小儿子,赵环宇的祖父哭着解释说,小儿子相貌长得极像他的高祖父,留下小儿子回家后,他感觉就像是亲手斩断了家族的根,他的心里极其痛苦与不舍。
待留下了大儿子,带上小儿子回去时,赵环宇的祖父又大哭了起来,他停在大户人家的门口抽抽搭搭着用衣袖不停地擦脸上纵横的泪水,他呜咽着说:“不管家里是怎么的穷,也该留着大儿子继承家业,把长子送人,怎么说也是不应该啊!”哭着哭着,赵环宇的祖父转身就向这户人家下跪哭求道:“可不可以收留我作长工,用以养活我的这三个儿女?”
这户人家听了赵环宇祖父的这一番哭求后,当即表示理解,当天便收留下了赵环宇的祖父做他们家的长工。
为了养活三个儿女,赵环宇的祖父终于开始收心立志要好好的做人了,他一边在那大户人的家里辛苦地做着工,一边在自己的家里养起了一群群的信鸽,他开始继承家规传承家族的信念了,并给小儿子改名叫赵喜鸽,寓意他继承了家族的信念。
一代代过去,一代代又来。到赵环宇的父亲赵喜鸽,以及赵环宇这两代时,他们的家里虽然不再养信鸽了,但是赵环宇的父亲和他的这一代,却又分明是在以另一种形式,依然在继承家族的信念。
赵环宇在一次聚会中作见证说:“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一直在前行的路途中,我们是怀揣大志的信使,我们听命要把特殊的信件,送给我们沿途所遇到的每一个人的手中!我们是怀揣大志的信使们,我们这些领受到了荣耀的使命,肩负着重大托付的人们,愿我们像那些忠诚的信鸽,将身上携带着的美好的信息,传遍千山万水千城万州……”
这个世界上有两件绝对有价值的事:
第一件事:自己好好地活着,满怀希望与盼望的幸福地活着!
第二件事:帮助身边更多的人好好地活着,满怀希望与盼望的幸福地活着!
【作者简介】 邵萍,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用少苹,一叶萍,一湖萍,一湖青萍等笔名发表文章。有作品获奖并被《青年博览》,《微型小说选刊》,《特别关注》等刊物转载。小小说代表作《分手》1997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2008年蒙召受洗归于天父的名下,生命得以彻底的大翻转。基督信仰是生命的全部,唯愿在有生之年,用天父赐予的文字上的恩赐,来传递福音,以见证天父的大爱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