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的声音、以扫的手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以撒对雅各说,我儿,你近前来,我摸摸你,知道你真是我的儿子以扫不是。雅各就挨近他父亲以撒。以撒摸著他,说,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创世纪二十七章21-22)

以扫和雅各,有史以来的第一对双胞胎,他们留给人们的不是手足间的情深爱长,而是彼此间的尔虞我诈。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以撒和利百加的“各有所爱”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是这一对兄弟问题产生的一大原因,这一点给所有"可怜天下父母心”以沉重的警示。

《创世记》的生动记载,让以撒这一家四口的人物栩栩如生。但我在读经之后久久不能抹去的记忆,则是雅各在以撒面前骗取长子祝福的一幕。

当时年纪老迈的以撒想利用为子祝福的机会来满足自己一时的口水之欲,要长子以扫到田野猎取野味给自己吃,之后会为他祝福。此事恰好被惯用心机的利百加所听见,于是她与她所偏爱的小儿雅各合演了一幕“暗渡陈仓”的闹剧。

利百加照以撒所爱的做成美味,又把以扫的衣服给雅各穿上,又用山羊羔皮包在雅各的手上和颈项的光滑处,这样,为了骗取父亲的祝福,雅各不惜乔装打扮成以扫,揣着美味和饼,出现在以撒面前。而眼睛昏花的以撒在模棱两可中说了一句令后人回味无穷的话:“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我们不知当时这心虚的雅各听了这话作何感想,我想,他假冒以扫而得父亲祝福,以致后来因害怕以扫报复逃离他乡,他从此再未见过他的父亲,他每当想到他的父亲就会想到他的欺骗,就会想到他父亲的话:“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这句话应该是他心中一生的痛。当今天我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却给了我很多的联想和提示。

老以撒的困惑是很自然的,为什么雅各的声音和以扫的手会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呢?为什么同一个人身上会有两个人的特征呢?并且怎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其实这就是欺骗的最好注脚。

声音是雅各的声音,手却是以扫的手。 这一幕也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不断上演。

“声音”可以代表言语,“手”当然可以代表行为。一个人所言的和他所行的天差地别,这就是欺骗。一个人许诺太多,兑现很少是一种欺骗。人前夸夸其谈,人后无所作为,也是欺骗。那些满口仁义道德,背后男盗女娼的人是欺骗。法利赛人满口经言佳句,但事后连一个手指头也懒得动同样也是欺骗。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外的一套,这就是“雅各的声音、以扫的手”!如果我们把它引申到教会生活中,我们同样可以这样提醒自己:在教堂内、在圣台上、在祈祷时我们可能发出了“雅各的声音”,但在教堂外、圣台下、在生活中我们却每每举起了“以扫的手”。正如一位哲人所言:“人类总不要担心自己说得不好,要担心的是做得不好”!可问题是我们这些“做得不好”的人每每喜欢把自己装得很好!

人们常喜欢用“披着羊皮的狼”来形容人的虚伪,仔细推敲这句话,觉得狼也是挺冤枉的。其实,狼才不会披着羊皮溷入羊圈去偷羊,它要偷羊一定会以狼的本色出现。只有人才会这样,披着羊皮去偷羊,最后又发明“披着羊皮的狼”,把什么罪责都归咎给狼。世上没有披着羊皮的狼,只有披着羊皮的人,所以就有耶利米先知“人心比万物都狡诈”的感叹。固然“狼性”人人都不喜欢,但人对虚假“羊性”的厌恶比对“狼性”的厌恶程度更甚,毕竟“狼性”有其真实的一面。所以,有时候虚伪比显恶行更遭人讨厌。耶和华曾对耶利米说:“背道的以色列比奸诈的犹大还显为义。”北国以色列在信仰上极其地悖逆,神当然不喜欢,而南国犹大似乎非常敬畏 神,但 神说:“犹大还不一心归向我,不过是假意归我。”(耶3∶10)

虚有其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质,这也是“雅各的声音,以扫的手”的另一层含义。

在有些人高谈“厚黑学”,把诚实等同愚昧的时候,“雅各的声音、以扫的手”已经成为有的人生存和发展之人生技巧,甚至被视为是一种成熟或精明。但无论社会风气和价值取向怎样变化,上帝永远都要求追随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灵修分享

自我的光景怎样?

2016-10-23 14:15:02

灵修分享

一无所惧

2016-10-23 19:21:13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