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人生的盲点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经文:约9:39-41

  耶稣说:“我为这审判到这世上来,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的;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同他在那里的法利赛人听见这话,就说:“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若瞎了眼,就没有罪了;但如今你们说:‘我们能看见,’所以你们的罪还在。”   周间,又讲了一次瞎子蒙主耶稣医治的道,脑子里满了耶稣对法利赛人的这句话:“叫不能看见的,可以看见;能看见的,反瞎了眼。”   生来的瞎子,是看不见的,因着主耶稣怜悯之心,虽他没有像他的同类巴底买那样大声且迫切地求告耶稣,可他得着与巴底买同样的恩典——能看见。不但肉身的眼睛得以看见,连心眼也被主开启,认识耶稣为神的儿子。这,显出了耶稣的主权与大能。   “能看见的,反瞎了眼。”指着谁呢?   法利赛人听出这话中的含义,故,他们互相发问:“难道我们也瞎了眼吗?”   不过,纵观整个神迹过程中所出现的人物,只有法利赛人能看见吗?不是的,除了耶稣之外,能看见的还有:   门徒;   邻舍;   瞎子的父母。   难道他们都看不见吗?细细想想,是的,他们都有其人生的盲点。   门徒——神学的偏见   邻舍——怜悯的失落   父母——勇气的空缺   领袖——信仰的无知   下如此的结论,是因为:   门徒,他们认定苦难来自于罪恶,不是自身的罪恶,就是父母的罪恶。实际上,罪恶一定会带来苦难,但是苦难却非一定来自于罪恶。   邻舍,他们没有因着瞎子得看见而为之欢喜,反而为他在安息日得医而不平,告到会堂的宗教领袖那里。   父母,儿子的不幸给他们带来深处的苦痛,而他的痊愈应该使他们喜出望外。可是,他们迫于压力,不敢承认耶稣给予的恩典,推诿到儿子身上,让其一人去担当另一份苦楚。   领袖,其黑暗的状况非言语所能表达,耶稣的话,确切地说,就是对他们而发的。他们信仰迷失于字里行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因着无知,心里故意刚硬。不但不承认耶稣为神所差,且将藉着自身经历到耶稣大能而做出真诚判断的瞎子赶出会堂。哎!   从他们想到了自身。   面对人生的苦难,反省外是否寻求神的旨意,好让自身学会顺服,从而荣耀神的名,彰显神的作为?   面对他人的苦难,爱与怜悯在何处?除了讨论为什么外,是否也像门徒与邻舍那样——无动于衷?   面对人生应有的担代,我的勇气在哪?   当自我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也在不断膨胀时,人生其实多了很多盲点,可我们没有察觉。就像老底嘉教会那样。   祈求主的光照,祈求主的怜悯,也祈求主的医治!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本网站授权,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灵修分享

"珍珠丢给猪"是什么意思?

2016-8-5 10:51:00

灵修分享

14级台阶

2016-8-5 21:57:00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