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为义的错误心态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自以为义的错误心态

  「30耶稣回答说:有一个人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去,落在强盗手中,他们剥去他的衣裳,把他打个半死,就丢下他走了。31偶然有一个祭司,从这条路下来。看见他就从那边过去了。32又有一个利未人,来到这地方,看见他,也照样从那边过去了。」(路10:29-32)

前段经文中,来问耶稣问题的律法师有种错误的观念。他以为人要承受永生,就必须靠行出律法的要求。并且他还想问清楚,哪一些人可以算作是邻舍,成为他善行所施予的对象。在他的观念里,永生是凭着他努力行出律法所换来的。他自己的努力让他足以得到永生,事实上,这种以人的功劳为中心的救恩观完全偏离了神的心意。耶稣借着一个虚拟的比喻,为要让这个律法师明白,自己离神所要求的公义标准实在还差得太远。

耶利哥是离耶路撒冷不远的一个城市,位于通往加利利的路上。因为地形高低起伏,充满岩石沟壑,利于盗匪隐藏,犹太人自古以来就很害怕在这条路上遭到抢劫。耶稣叙述一个犹太人在经过耶利哥的路上,遭到强盗打劫,剥去他的衣裳,将他打得半死。他躺在路边,全身是伤,动弹不得,巴不得有路过的人伸出援手,救他一命。主耶稣提到了三个路过当地的人,见到有人落难,各有不同的反应。主耶稣要借着这个比喻,引导律法师思想自己的反应会如何?他真的能够做到神在最大诫命里定下的标准吗?

头一个经过的人是祭司,是神从犹太人中拣选出来,特别从事圣殿献祭,与为人代求角色的一群人。在犹太人社会中,他们是带领人亲近神的特殊阶层,照理也应当时最明白神旨意的人。结果,祭司的反应与众人对他的期待不同。他走过了这个受伤者,没有做出任何援助的举动。我们会觉得奇怪,最亲近神的人,应该是最愿意遵行爱人如己的诫命啊!怎么他对于受难的人无动于衷,似乎事情与他无关。可能他认为自己还有更重要的事请要去办,救人要花极大的功夫,他无暇顾及。或是他认为自己的身份必须保持洁净,一个躺在路边浑身受伤的人,不知道死了没有。他担心自己一旦沾染尸体,就成为不洁,连圣殿也进不去了。这些都可能是这个祭司不愿救助受伤者的原因。

不一会儿,又有一位利未人经过当地,他们虽然不是祭司,但也是神拣选去服事圣殿的支派。他们在圣殿中,组成诗班,经常感恩赞美。有的利未人协助管理圣殿献祭,杀牛宰羊,摆设陈设饼,固定在灯台商加油,挑水让祭司洗濯,除掉祭坛下的灰,保持场地洁净。他们是神从其他支派中分别出来,专门服事神的群体,与神的关系应该是更加亲近才是。可惜这位利未人与祭司的反应一样,瞟一眼,就匆匆走过,仿佛此事与他无关。这个躺在地上的受难者是犹太人,是祭司与利未人的同胞,按照诫命中对邻舍的定义,毫无疑问可以算作是邻舍的。但是这两个拥有高尚身份的人,见死不救,转身就离开。他们明知道神诫命中的要求,却当作无关紧要的虚文,面临需要他们付诸行动的时候,却毫无反应。这样的行动怎么能够算是爱邻舍如同爱自己呢?

犹太人向来以为神的选民自居,自认为高人一等。祭司、利未人又是犹太人中,神所分别出来服事神的族群。他们更加重视保持自洁,不沾染世俗污秽自己。但是律法中讲的礼仪上的洁净,背后更重要的是道德上的洁净。犹太人保持身体上的洁净,象征不效法与周围及拜偶像的民族,用祭拜偶像的习俗来污秽自己。神看重的还不是礼仪上的分别为圣,更重要的是道德上的意义。就是远离罪恶,不要被世俗的价值观同化,失去了自己蒙神拣选的身份。但是,保持礼仪上的洁净容易,只要按照律法上的规条,照章行事就满足其要求了。保持心中的洁净才是神真正对我们的期望。

我们可以从弥迦书上,神让先知提醒以色列人:「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么。我岂可为自己的罪过献我的长子么。为心中的罪恶献我身所生的么。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7-8)神看重的不是拘守外在的献祭礼仪。犹太人走进了律法主义的极端,为怕违反律法加上许多规条细则,以为自己将规条细则做到了,就满足神的要求了。事实上,神要求他们的不是,极尽一切努力,遵行献祭的礼仪,以满足神的心意。神所要求的祭乃是心中对祂的顺服。也就是神借着律法要求他们「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这才是活出律法总纲说的,爱神、爱人的精神。

或许犹太人会以为,神所要求的爱邻舍,只限于同族人,并不包括外族人。但是我们看到利未记19章提到爱人如己律法的同一段,同时又提到了,神要他们爱居住在他们四周的外族人:「和你们同居的外人,你们要看他如本地人一样,并要爱他如己,因为你们在埃及地也作过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19:34)他们自己都曾经寄居外邦成为外人,也曾经受过被人歧视的痛苦,难道自己深受其害,转身又去歧视其他的外族人吗?这完全不合乎神对他们的教导。爱邻舍如同爱自己,范围是包括与他们同住的外族人的。就好像犹太人寄居埃及时,与埃及人成为邻舍,如今,若是外族人住在他们附近,也应当善待他们如同对自己人一样。

神是不偏待人的,这不仅在耶稣基督差遣门徒,往外邦宣扬福音才开始的。而是旧约的律法中就已经有善待同住一地的外族人这观念。以色列蒙拣选的目的是要他们承受使命,成为神与世人间的祭司国度。将神的公义慈爱属性宣扬给世人知道,劝人与神和好。但是,以色列人未能体谅神的心意,以唯我独尊的心态排斥外邦人。在主耶稣时代的律法师仍然抱有种族狭隘的观念。主耶稣用这个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就是要警告自高的律法师,看看他所轻视的外族人,竟然有超越种族的爱心,行出犹太人都做不到的事,活出诫命中要求的爱人如己。这比喻是要让这个想称自己为义的律法师反省,而自觉羞愧。

【作者简介】阿斗:作者,电机专业,罗格斯大学毕业。原为信号处理高级工程师,现已退休,全心服侍主。20岁读本科时在团契信主,一直在团契及教会带职侍奉。八年前接受神学装备,之后一直参与圣经教导的工作、担任华神地区联络人、并在多家教会讲道。作品发表于网上博客《阿斗杂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本网站授权,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讲章精选

儿女是神所赐的产业

2020-4-27 0:02:30

讲章精选

基督救恩,永生福分

2020-5-14 0:41:32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