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人就是你!”
那个大卫王犯了奸淫罪,还借刀杀了被奸淫妇人的丈夫,大卫王犯了奸淫罪和杀人的罪后,他自以为掩盖得天衣无缝他人不知,正暗中得意洋洋着哪,却不料想那一天,他受到了拿单直言不讳地指责:“你就是那个人!”拿单毫不顾情面,也毫不畏势力,他敢于站在那大卫王的面前,毫不隐讳地指责大卫王所犯下的奸淫罪与杀人罪!
一位教会的牧师说:“当劝责他人时,决不可顾全情面,不可在当责备时,却缄口不言!看到有人有过犯时,就要严严地责备!”
有位牧师说,如今,很多牧师害怕责备他人,这样的牧师就像是剑鱼,头上有剑,心中却无剑。虽然将宝剑戴在了身上,却没有信心将宝剑拔出鞘谴责并指向罪恶。今天,有多少牧者,他们将放纵的“枕头”放在众人们的头下,让他们安逸的躺平并沉睡不醒,直至被彻底灭亡的那一天!
《圣经》上说,当面的责备强如背地的爱情。朋友加的伤痕出于忠诚;仇敌连连亲嘴却是多余;膏油与香料使人心喜悦,朋友间诚实的劝教也是如此的甘美。
唯有让别人说出你应该听到的真相——无论是你喜欢听的,还是不想听的,你的生命才会不断地得以成长!
我们的一生都是处在共同学习真理,追求上进之中,处在有形和无形的爱的交通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要使我们彼此之间都得到造就。当我们彼此看到对方身上的过犯和亏欠时,我们就应该毫不顾私情,像拿单毫不隐讳地当面指责那王一样。
人最熟悉的莫过于自己,人最陌生的也莫过于自己;人的眼睛看世间,看万物,看他人,却往往又看不清自己;人能够时时看到别人的过犯,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能看到别人的各种贪欲,却看不到自己利欲熏心;能看得到别人的邪奸,却看不到自己的卑鄙……
我们经常看不到自己的过失和缺点,但是旁观者清,别人却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同样,别人也总看不出自己的过犯,我们却可以告诉他们。正如一个人脸上有污垢,背后有污渍,如果这个人不照镜子就看不到他脸上的污垢;即使这个人照了镜子,也只能看到前面,而看不到他背后的污渍污垢。
因此,作为爱的家中人,我们弟兄姐妹之间需要彼此责备与规劝,这是我们当尽的义务,也是我们应当享受的权利。看到爱的家中有人有罪,却闭口不说,这就是亏欠对方,没有尽到我们的义务与爱的责任!缄口不言,不加以责备规劝,那么,这样的我们就是对他人的爱还不够完全。
如果有人责备我们,我们却不接受,这就是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权利,对不起我们自己。活在过犯中却不自知,以致失去上头所应许的福分,从而招来管教与祸患。
我们既然是同路人,我们同时也是彼此的守望者,所以,我们应当要彼此警戒。若彼此不警戒,也不劝戒,使犯罪的对方不离开恶行,那么,这作恶的人最后必消失在过犯之中!最后,不警戒又不劝戒的,失职失守失望的同路人,必然要受到从上头而来的对他们的追讨!
世俗中,人与人之间,彼此习惯于虚假的恭维,互相的奉承。只喜爱听别人的恭维奉承,却不肯接受别人的责备与规劝,同时,也不敢责备与规劝别人。责备规劝别人需要爱心,更需要勇气。毕竟,肯虚心接受别人责备与规劝的人并不多,真正能闻过而感谢而悔改的人更少。
所谓“背地的爱情”,是指一个人不愿当面指出另一个人的不是,表面上看,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啊,彼此之间一团祥和之气,但在这种表面的和气之下,是疏离是冷漠,是闭眼不看对方生命的成长,只是一味地停留在虚假的“和谐与友善”之中。对于对方的生命的提升与造就,实在是漠不关心,从未有过真理上的规劝与帮扶,更提不上有建造上的影响。
“背地的爱情”,表面上看是你好我好大家好,一团祥和之气,但处在这种塑料关系虚假友情中的人,相当是贴着带有致命剧毒的一种毒草和毒花,是在把处在虚假关系中的人,一步步地带向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沼泽地!
一个人无论是怎样的爱自己,又是如何的天天在学习真理,如果不肯虚心的接受别人的责备与规劝,这样的人,无疑是一个愚昧的人,因为在关于生命这件尤其重大的事上没有真正的爱你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比离弃过犯追求圣洁而更为重要的事呢?肯接受别人的责备,就是接受他人帮助你过圣洁的生活!
当我们像拿单那样勇敢地去指责他人时,这样,不但会使对方的生命得到帮助,得到上头的喜悦,同时,也对我们自己大有益处。因为,当我们责备与规劝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必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敢再有同样的过犯和亏欠。如此,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生命得以成长成熟的同时,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越来越成熟,释放出更多的馨香!
感谢拿单给我们立下一个好的示范,不顾情面不畏势力的指责与劝教身边的人,以真爱来爱人!同时也警醒我们: 在别人对我们的指责与劝教下要及时的回头,千万不要像扫罗背逆到底。
今天,我们的生活中是否也有好朋友贵如那位“拿单”?其实,我们也完全可以成为别人的“拿单”!
生活中,祝福你能够拥有像“拿单”那样的好朋友的同时,也祝福你能够成为别人的“拿单”!由此,我们彼此同蒙极其广大的美福!
【作者简介】 邵萍,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用少苹,一叶萍,一湖萍,一湖青萍等笔名发表文章。有作品获奖并被《青年博览》,《微型小说选刊》,《特别关注》等刊物转载。小小说代表作《分手》1997年入选《中学语文教材》。 2008年蒙召受洗归于天父的名下,生命得以彻底的大翻转。基督信仰是生命的全部,唯愿在有生之年,用天父赐予的文字上的恩赐,来传递福音,以见证天父的大爱与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