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一颗火热的心,是我们向骨肉同胞传福音的动力。我们的热心如何,动力就如何。保罗想到他的骨肉同胞不信耶稣时曾经说:“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罗马书9:2~3)正是这样的忧愁伤痛,激发了保罗向他们传福音的热心。今天,我们也要有这样的沉重忧伤。身为华人,又是基督徒,我们不能不想到,我们有将近十三亿骨肉同胞,他们至今还没有信耶稣,这其中,有你我的父母兄妹,父老乡亲,恩师学友。我们怎么能忍心看着他们的灵魂继续流浪,一步步走向深渊。
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上帝,如果我们真的相信唯有信耶稣才能得永生,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有最后的审判,那么,带领我们的骨肉同胞信主耶稣就不仅是十万火急的事,也是天底下最要紧的事了。
诺克斯(John Knox,1505~1572,苏格兰改革宗之父)曾经这样祈祷:“主啊,求你将苏格兰人的灵魂给我,不然,我宁愿死去。”亲爱的圣灵,请你感动我们也像诺克斯那样祷告:“主啊,求你将中国人的灵魂给我,不然,我宁愿死去。”
二
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人,选择不同的话题,这是传福音要坚持的基本方法,当然啦,万变不离其宗,传耶稣是主,这是另外一个要点。这二者之间的桥梁是:只要认真发掘,每一个话题,都可以带领我们进入到探索福音之中。
传福音,没有固定的地点,没有固定的话题,也没有固定的形式和程序,最要紧的,就是要善于敏锐地感受,看你接触到的人是否有心听福音,只要他们有心,我们就应该随时把我们所相信的,诚实地告诉他们。他们若有什么疑问,也应该认真地回答,说不明白的,如实承认就是了。有时候,说我不知道比强词夺理说我知道效果更好。只是在说完之后再加上一句:你读圣经吧,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和答案都在那里。
三
父母老了,说走就走。做儿女的得赶紧向他们传福音。帮助父母信主,这是儿女对父母能尽的最大孝心。因此,尽管向父母传福音很不容易,但无论怎么难,我们也不能不传,因为他们是我们的生身父母,生我们,养我们,哺育我们长大,我们不向他们传,谁来向他们传呢?
怎么传?毫无疑问,要把福音清楚明白地告诉他们,但更重要的是用我们自己的生命为主作见证,就是说,我们不但要告诉他们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上帝怎样改变了我们,使我们获得了新生命。而且,我们要让父母看到我们的生命的确改变了,与以前大不一样了,有了与上帝同在的平安、喜乐和爱。当他们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就可以诚恳地对他们说,爸爸,妈妈,信耶稣吧。
四
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令我深感自己在圣经上和神学上的准备都非常不足。也许因为自己是知识分子,又是从神学院毕业的,兄弟姊妹往往对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期望我能帮他们认识清楚许多神学问题,而这些往往是他们争论不休或者困惑不解的问题。
我们应该怎么面对这个难题呢?第一,要谦卑,对于自己不清楚的问题,千万不能装明白,更不能信口开河地给个答案。同时,对于自己清楚明白的问题,又不能避重就轻。第二,在回答问题时,要分辨什么是最基本的真理,什么是次要的真理,在非基本真理的问题上,要留有一个容纳不同观点的空间。我们要效法卫斯理的榜样,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要同心;在次要的事上可以自由;在一切的事上都要有爱心。第三,要有充分的准备。当自己准备传福音时,首先自己必须深刻地认识福音,把握住基督教信仰的基本真理,并了解兄弟姊妹所关心的基本问题。这样的准备,决非一日之功,所以,要尽早准备,越早越好。
五
中国人讲究吃,海内外的华人都一样。回国了,饭局自然少不了。怎么个吃法?最好的吃法就是一边吃饭,一边传福音。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紧紧抓住福音的核心“耶稣是主”就好。耶稣是主,他把我这个罪人从罪中拯救出来。同时,说说自己信主的经历,特别是信仰在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饭桌上我们所接触到的人,有许多是教会没有办法接触到的人,而这些人中,有的当官了,有的作教授了,有的是商人、企业家。虽然他们有了社会地位,但是,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也需要福音。可是,由于骄傲,他们往往看不起没钱没文化没社会地位的农村传道人。为什么留学海外的博士硕士们信了耶稣,他们好奇,又无法理解,而这些,正给我们这些海外游子提供了一个现身说法的切入点。
六
信福音是一个过程。每一个人信主的路不同,有的长些,有的短些。我们不能定出一个适应于所有的人的时间表,必须针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式,陪他们走不同的路。有的人需要我们在关键的时候推一把,把他推到信仰的大门内;有的需要的是我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陪他走过一程又一程。
帮助朋友跨出一小步,以期他能够迈出第二步。
七
在《以斯帖记》中记载了一句著名的话,当犹太人即将遭受迫害时,未底该托人捎话给王后以斯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致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在的机会吗?”在北美的华人基督徒,尤其是获得高学位好工作的基督徒,上帝的这段话,正是对我们说的,我们是一群“得了王后的位分”的基督徒,但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不是为现在的机会吗?”
答案是肯定的,正是为了现在的机会,向我们的骨肉同胞传福音。
当最后审判来临时,上帝不会问我们得了什么学位,住了多大的房子,赚了多少钱,有多大的名声,也不会问我们的孩子上了哪所名校,他会问我们一个问题,我赐给你的这一切,“不是为现在的机会吗?”
我们这一代基督徒,处于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时机,在中华历史上,基督教第一次不再被视为洋教,而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已经向福音敞开了心门。我们生在这个时代,得到的这一切祝福,为的就是把握这一个机会,向我们的骨肉同胞传福音。
八
在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儒生)是最顽固地抵制福音的一个群体,但如今,历史已经到了一个转折点,一些知识分子信主,还有相当一部分知识分子对基督教颇有好感。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向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学生传福音,就成为继续扭转历史的一个重大任务。
首要的问题是,谁来向当代知识分子传福音?
传福音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接触那些与你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相同或者相近的人。向知识分子传福音的最好人选,莫过于知识分子基督徒。海外华人中的知识分子基督徒,尤其身担重任,因为我们不但是知识分子,并且被国内许多人视为有出息的知识分子。我们不传,谁传呢?
立志承担起这个使命的基督徒,要有三点准备:第一,献身精神,愿意为了传福音而舍己,走上十字架之路;第二,让自己的生命成为福音的见证,言传与身教并重;第三,决不轻视知识,用各自的专业知识来诉说上帝的荣耀。
训练大学生向他们的同学好友传福音,这也是一个重要任务。我们不能只靠他们自发地去传,我们要训练他们,教导他们,为什么要传,传什么,如何去传,并带领他们去传。
九
无论如何,今天在“三自”的售书点可以买到圣经了,并且价钱很便宜,感谢主。接下来更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如何看待圣经?圣经是上帝的话,还是一个普通的宗教经典。这是大是大非。只有当一个人相信圣经是上帝所默示的,是我们信仰的根基,他才会相信耶稣所交给我们的大使命,就是上帝交给我们的大使命,对于这个使命,耶稣对我们的要求只有一个:顺从。
我们传福音,就是用实际行动表明,我们顺从了耶稣的命令。
十
目前,中国教会最缺的就是大批的爱主的传道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出身的。简单地说,就是像保罗,像奥古斯丁,像马丁仿返履茄拇廊恕R环矫妫瞧咀判判南蛘飧鍪贝粽剑嫔系鄣母R簦系畚尴薜亩鞯?另一方面,他们又有足够的智慧,回答这个时代向福音提出的挑战,对这个时代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圣经的基本原则给予创造性的回答。
对于中国教会来说,这个问题尤其严重,因为我们所赖以生长的文化土壤,不但基本上没有什么基督教文化,而且在许多方面,是直接违背基督教信仰的。因此,当代中国基督徒担负了一个特殊的历史使命,即在中华文化这个母文化中创造出一种崭新的子文化——中华基督教文化。而基督徒知识分子,则是担负这一使命的主力军。这不是一代两代华人基督徒(尤其是知识分子)能够完成的历史重任,但是,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我们将永远不会出发。让我们祈求主吧:主啊,无论我们的才能如何微不足道,求你使用我们,让我们把你赐给我们的最美好的东西都献给你,成为你又忠心又良善的仆人。
十一
回国传福音,我成了一个施教者——老师,这是兄弟姊妹接纳了我。但是,我自己必须清楚,我首先要成为一个受教者——学生,既要接受主的教育,也要接受兄弟姊妹的教育。就灵性来说,许多兄弟姊妹都是我的好老师,值得我好好向他们学习。
我问自己,与国内的朋友以及兄弟姊妹的交往中,我有没有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瞧不起他们,把自己当成了救世主。虽然我没有自觉地去那么想,但是,在不自觉中,我是否流露出那样的意识呢?我绝对不敢说没有。在美国居住多年,仅仅就生活习惯来说,就已经与国内大不相同了,更何况其他方面。我的弱点不可能不表现出来。
主啊,求你鉴察!
谦卑,谦卑,再谦卑,像主耶稣基督一样地柔和谦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圣灵的引导下,传主耶稣基督的福音。
十二
自从鸦片战争以后,对于中国人来说,基督教与西方列强的关系,一直就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这方面,既有国人的误解,也有西方传教士以及华人基督徒的失误。历史的这一页,该过去了。
今天,我们在大陆传福音,必须坚持“脱钩”的原则,即让凯撒的归凯撒,耶稣的归耶稣。也就是说,千万不要把美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与基督教划等号,更不能把它们的某些外交政策与基督教划等号。我们应该凭着一颗单纯的心相信,福音的力量就在福音本身,因为福音本来就是上帝的大能,在圣灵的作用下,福音一定会打开许多被蒙蔽的心。
说到美国(文化)或西方(文化),我们一定要持一个理性的批评的态度,指出其中包含的反基督的因素;同时,亦指出其真正的美好之所在,乃是爱神、爱人。诉说我们亲身经历到的爱的故事,乃是最有说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