祷告,是基督徒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属灵功课。自信主之日起,就需要去操练,以至与神有亲密的灵交。在圣经中也不乏许多相关的教导,如“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弗6:18)“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腓4:6)“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7—18)
但是,在教会里有时会出现一些祷告上的误区,是值得纠正的。在此,我将所遇到的罗列为以下几种形式:
1.文章式祷告
基督徒会听到许多人的祷告,而在听别人的祷告时,总会在不经意间做出一些评价。在听过别人的祷告之后,不少人会羡慕他人祷告得很好听。若再发现自己的祷告在言辞上不够优美的时候,就不太愿意在公众场合祷告。更有甚者,以祷告的言辞作为评价他人是否属灵的标准。一位师母(牧师的妻子)就遇到一件尴尬的事,她与几位姊妹同在教会中担任探访的圣工。其中一位姊妹很在意祷告的言辞,总会对他人的祷告做评价。这位师母好心劝导她说:“其实,最重要的不是祷告得多么好听,而是我们的心……”她的话音未落,那位姊妹就应声说: “看你还是一位师母,整天在牧师旁边,听听他祷告就应该被‘熏’出来。看你的祷告也不过如此!”师母听了,哑口无言。
2.长篇大论式祷告
有人以为祷告得越长,就越属灵,越蒙神的垂听。一位姊妹问道:“为什么我们教会主日崇拜时,主领的同工都祷告得那么久?”弟兄说: “我们教会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主日崇拜时的祷告起码要有十分钟以上。因为曾经有人说,祷告若不超过十分钟,就不算为祷告。”一次主日崇拜讲道结束后,主领的同工唱完回应诗歌后,就要求弟兄姊妹为听到的信息做回应祷告,又要求为教会的复兴出声祷告,继而再为教会软弱的肢体献上代祷,最后他自己又连续祷告了十五分钟。为时半小时的祷告,弟兄姊妹都站着。有人累了,不好意思坐下;有事的,又不好意思提早离开。一位在该教堂礼拜多年的姊妹,指着主领的同工说: “你们以为祷告长了会蒙神的喜悦,为了超过十分钟,就重复来重复去。我看你们的祷告是:老太婆的裹脚布,又长又臭。”
3.机械式祷告
在教会生活当中,机械式的祷告,应该说是最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了。
第一,许多人在祷告时,有一个不变的程序,如颂赞、省察、纪念、为教会祷告、代祷。一位信徒问牧师:“到底是先省察还是先颂赞?我们几位姊妹讨论时,有人说: ‘如果不先省察就颂赞,带着罪恶,是不蒙神悦纳的。’又有人说:‘神知道我们的软弱,我们在未省察之前,他就已经知道了!’”因此,有弟兄姊妹到信徒家里探访祷告时,省察、颂赞、纪念、为教会祷告之后,最后才提到该家庭的需要。整个过程,起码已经是十几分钟。
第二,纪念祷告一定要将耶稣的一生从降生、传道、受死、埋葬、复活、升天等详细地述说一次。曾听说一间教会为让更多人参与到纪念祷告中,就在祷告会中预先规定轮流祷告的人,严格按照生平的每个阶段祷告,不可以跳过、重复等,如上一位已祷告过耶稣复活,下一位就不可以再纪念耶稣钉十字架。笔者一次在周五查经班带领半小时祷告会,那次以代祷为主,将弟兄姊妹的需要记在黑板上,要求大家代祷。祷告会结束后,一位热心的姊妹郑重地说: “礼拜五的祷告若没有纪念,就不算为祷告。”
4.高调式祷告
该种祷告在基督徒的祷告中经常发现,但又被大家普遍忽略。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的脱节已然成为教会中的一大问题。然而,许多基督徒在祷告中却仍然不改变与事实不符的高调。比如,经常会听到有人在祷告开头时说: “最亲最爱的主耶稣啊……”但他的信仰生活明显已与“最亲最爱的耶稣”相去甚远;又有人祷告说:“主啊,我们愿意将一切都献给你。”但他却很少参加崇拜、查经,不愿参与侍奉。
5.功利式祷告
很多人的祷告是以功利为目的,不是以建立与神的关系为前提。刘廷芳在其《祈祷的团契》一文中对这种祷告做了清楚的解析,他说: “许多信徒对于祈祷的看法,可以称为祈祷的三角观,所谓三角,便是人、神、目的物:人心中要得目的物;而赋于目的物的权,却在神手中;要得目的物,非与神讲通不可。抱着这种观念,人所注意的是目的物;神不过是助他得目的物的媒介,祈祷不过是得目的物的手段。因此,有的时候,怕一个人与神说不通,想多数人也许能挽回天意。这样的三角观,是完全误解了祈祷的功用。”
除了以上所列的祷告形式之外,还有奉承式祷告、一成不变式祷告和心不在焉式祷告等。一言以蔽之,这些不同类型的祷告,都是对祷告的错误认识,从而使祷告变得矫揉造作,偏离了祷告的实质。
主耶稣在世时曾对假冒为善之人的祷告作出严厉的批评。他先揭露说: “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6:5)又说:“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太6:7)他更直截了当地批评说:“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太23:14)
主耶稣本身是一位祷告的模范,他从不矫揉造作,更没有在人前做假意的祷告。他曾为他人祷告,却从来就是简单有力的。当他为在坟墓中的拉撒路祷告时,他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参约11:41—42)
他曾教导我们祷告,除了教导我们“不可像假冒为善的人”、“不可像外邦人”之外,他更提出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参太6:33)。
我相信主耶稣教导的祷文,可以是我们祷告最为标准的范例:“所以,你们祷告要这样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免我们的债,如同我们免了人的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太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