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按:特别是基督教)是社会的鸦片”,是“无产阶级革命群众的麻醉剂”这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宗教特别是基督教所下的定义。这一定义究竟是真理还是偏见呢?我们不必急作结论。我们最好在答复这一问题之前,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一个清楚的了解。
基督教教义的总纲只有一个字:“爱”。爱上帝并爱人如己,爱上帝包括敬畏、信赖和感谢上帝的权能,慈爱和恩赐;爱人便是怜悯、饶恕、关怀和服事别人。所以,耶稣给门徒的最重要的“新命令”,便是“你们要彼此相爱(约十三34)”。但人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到处都会碰到冲突和困难。故在你日常的生活中,甚至在你爱人、怜悯人、饶恕人、帮助人或服事人的时候,常常无可避免地要遭遇到各种不同的挫折、困难与冲突。这时便必须用忍耐的工夫去克服、去解决这些困难。没有忍耐,便很难相爱。好象没有汽油便不能开汽车,没有水就不能煮饭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基督教要讲爱心,讲忍耐(儒佛道各教亦然)。
不过,基督教要人讲爱心讲忍耐,是没有偏袒,也没有阶级性的。是普遍的、一律的。不问你是贫是富,是强是弱,是资本家或是被统治者,是父母或是儿女,是丈夫或是妻子,都要有爱心,有忍耐,尽自己的力量,为他人设想,怜悯人、饶恕人,帮助人和服事人,这样才是真正的“彼此相爱”。
不幸的,在今天的世界上,仍免不了有许多以强凌弱,以众暴寡,欺压和剥削的现象,但这并不是基督教道理的罪过。相反的,乃是基督教义没有被充分发扬推行的结果。假如,把这被称为“宇宙真理”和“社会良心”的基督教会从地球上除去,请问这世界是否会因而改善呢?答案无疑是否定的。但,相反的,如果我们一切有智慧有热忱和有魄力的青年,能同心同力,努力发扬这一基督教“爱”的教义,我们敢断言,这世界的局面,将要为之大大的改观。读者诸君,以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