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道要不要读神学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常听到一些信徒和所谓传道人对神学教育的误解之词,他们不仅认为“传道人不需要读神学,侍奉神就是靠圣灵”,甚至认为“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读神学就是浪费时间和上帝的恩典”。诚然,侍奉不在乎言语,乃在乎圣灵和大能的明证。但是不是读神学就已经过时了?传道人不需要读神学了?本文就尝试就此做一点探讨:

  一、什么是“神学”

  什么是神学?汉语语境中有人把神学叫做“学神”。已故丁光训主教把神学定义为“教会在思考”。托马斯.阿奎那(1034-1109)定义神学是“研究一切关于神本身或与他有关的事的一门整合性的科学”;查尔斯.贺智(1797-1879)把神学描绘为“关于神所启示出来的事实的科学,这些事实是关乎上帝的属性和我们与他的关系”;威廉.艾姆斯(1576-1633)认为神学的核心内容是:“为(向)神而活的教义或教导”;约翰.傅瑞姆(当代)认为神学是“人将神的话语应用在人生的每一个层面中”……

  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神学背景对神学会有不同的定义。总体而言,我们可以把神学理解为历世历代的教会把对圣经的理解、信仰的经历、教会在处境中的立场等等,用哲理化的语言,较为系统地表述出来。它是一门学问,而非灵修秘笈。它教导人用合乎圣经的立场表达信仰的内容和教会对信仰立场的阐述,而非为了直接建立个人与上帝的关系。神学的目的也许是让人信仰正确,而不一定是为了让信仰正确的人建立与上帝的亲密关系。但是,反过来说,当一个人信仰正确时,他就能与上帝建立正确的关系,有了正确的关系,就能建立与上帝更的亲密关系,进而促进灵命的成长。

  信仰不全是感性层面的东西,信仰也是个人与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就是神学。灵修帮助我们建立个人与上帝的关系,而神学让我们把信仰的理念应用在世界中,并能更正确地灵修。圣经中约伯是一个与神有亲密关系的人。但有一天他无法感受到上帝的存在,甚至对他的祈祷上帝也在保持沉默,上帝不再如同他过去的经验向他现象。但在极度的苦难和心灵的痛苦中,他依旧能够宣告: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这皮肉灭绝之后,我必在肉体之外得见上帝。我自己要见他,亲眼要看他,并不象外人(伯19:25-27)。他的这个宣告不是出于当时的信仰体验,而是信仰的宣告。这个宣告就是来自于他神学上的认识。这个认知不是与神关系的本身,但这种神学认知确实可以帮助他的信仰正确,并建立与上帝更实在的关系。这就是神学的定义和功能。

  二、为何有人如此厌弃神学

  有上述我们对神学的定义可知,侍奉者读神学是必要的。但为何有这么多的人反对读神学?也许有以下原因:

  1、神学教育不接地气,学不能用

  神学虽然不是为了侍奉经验而设立,但在现实的运用中,学神学的人大多是为了回到教会侍奉的。因此,神学课程的安排需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神学、理解圣经、适应教会文化、建立良好的品格和关系、学习教会牧养和管理,以使神学生回到禾场可以知道如何牧会、建立及管理教会。当下神学教育的老师往往没有教会侍奉经验,有的甚至既不讲道,也不做礼拜,还时不时在教学中对教会现状妄自菲薄,无意中也滋长了神学生看不起、误解甚至否定教会文化的情绪,自以为自己的侍奉就是要改变一切,成就一番大作为。结果回到教会,彼此都大失所望,造成与教会关系的张力。自己也发现,神学院的学习经历并不能帮助自己处理和面对复杂的教会关系和牧养需求。

  2、教会功利主义的影响

  不接地气的神学教育让神学生回到教会不能学以致用,不适应教会文化,甚至面对教会种种需要,看不到自己的责任和侍奉的方向。同时,神学生自身的道德和能力也可能会让教会失望,久而久之,教会就会认为神学教育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可能形成对神学教育的失望情绪。

  另一方面,肤浅的神学让神学生自己失去了信心。因为神学涉及方法论问题,作为一门学科,神学教育一定会用学术上常用的质疑、求证、反传统的种种方法或倾向。我们一不小心就会因为方法论问题失去对圣经权威和上帝本身的信仰。

  有人调侃:读神学没用,不过你读了以后才知道没用。正如有人说宋尚节有了博士帽还要丢了博士帽去做传道,因此,读神学无用。问题是,宋尚节还有博士帽可以丢,如果你不受教育,你那什么博士帽去丢?如果我们本身就对神学一无所知,我们又怎能对神学妄自菲薄?我们的教会太过于渴求可见的,可以量化的侍奉效果,他们会认为神学若不能帮助解决牧会问题,若不能直接教授一种可以量化的方法,便认为神学失去了其价值。实际上,神学不是让人记住什么,神学是一种个人修为和教会修炼。没有神学底蕴的教会始终是没有教会文化和根基的沙土工程。

  3、那些跑来跑去的没有受过神学教育的所谓传道人的灌输

  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没有受过神学教会的传道人,或者被按立过的牧师,经过各种渠道进入国内。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受过神学,他们也误以为不需要神学。有的人自称什么《启示录》专家,《但以理》专家,一生侍奉,只传讲末世论。纵观其神学和释经,多半是随意性的灵意解经——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解释。玄之又玄,反而吸引了一大顿无知的信徒粉丝。

  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出于无知,他们鼓吹神学无用。结果就造成了人们对神学教育的误解。

  三、我们为何需要神学

  1、神学传统就是教会的根,教会不能没有“根”

  一般认为,教会的信仰权威来自三个方面:圣经,信经和使徒统绪。对于后者,教会一般存在争议。但神学传统,或者说信仰宣信是一个教会之存在起码的条件。若我们否认神学的意义,便是否认教会两千年的信仰历程。上帝在历史中做工,而今天的我们也只是这个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否认神学,也意味着我们否认我们基本的信仰统绪。

  也许我们可以这么看。福音派信仰都承认圣经的权威。你说唯独圣经——但“唯独圣经”的理念从哪里来?人家总结出唯独圣经,就是因为有神学的根基,这个命题的本身就是神学。不可能存在没有神学观的教会。这个神学观就是教会的立场。

  教会事工,教会装饰,教会行事历的依据——这就是神学。没有神学,就没有教会的“根”。

  2、神学立场是传道人的根,传道人不能没有“根”

  我们今天的处境和挑战,都能找到神学的源流和历史的渊源关系,同样也能在历史处境和神学思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灵感和思路。教会的现代处境不是孤立的,是在历史的发展和神学的演进中的必然结果。因此,解决当下的问题,有时需要回到源头去寻找根源。神学就是我们追本求源的脉络。

  同时,神学是传道人的素养。神学的意义不在于从神学的学习中学到了什么理论与他人的神学见解。而是,我们在学习神学过程中的个人熏陶与思维方式的提升。正如读书不是为了背诵,而是在大师的经典作品中的自我提升。这就是为何你天天阅读微信中的美文也不会提升自己的素养,而拜读一部经典,不一定记住情节或美丽的词句,但却可以提升一个人的修养。神学的意义正在于培养了传道人灵性的修为和思维方式的提升。

  3、没有神学,就会有“神经”

  否认神学的基本有以下几类:

  第一、无知。以为神学是知识,而只是让人自高自大。这是对神学肤浅的误解。

  第二、嫉妒。对有受过良好神学教育的心存嫉妒,而自己有没有那种经历。我所讲的不是神学的文凭,而是神学的基本素养和熏陶。特别是对真理审慎而敬畏的态度。

  第三、功利。他无法量化神学的绩效,便否认其价值。

  第四、异端邪说。当代异端邪说一般都找不到神学的渊源和历史的统绪,因此,他们自己鼓吹神学无用论。这是自欺欺人,骗子和异端的基本表现。

  因此,否认神学就容易产生以下结果:

  第一、教会性迷失。因为缺少神学根基,没有神学的教会就容易在真理的立场上摇摆不定,出现整个教会的忽左忽右。

  第二、牧者的跌倒。灵恩派名牧跌倒的比例远远高于有神学背景,特别是加尔文清教徒神学立场的牧者。从罗伯特到康希,从金拉克、辛班尼到赵镛基,一个个我们熟悉的灵恩派牧师都一个个跌倒。这些牧师的跌倒都不是仅仅个人性格问题,而是其信仰理念与神学立场的问题。

  第三、骄傲。我们越是在神学上肤浅,我们越是以为什么都懂,我们越是在神学上进深,我们就会在真理的根基上越加谨慎。没有神学的熏陶,一个信徒往往就会落在自义和想当然的信仰思维中。无论在性格还是态度上都让人不可理喻。

  4、神学是教会与社会对话的话语立场

  我们与社会的对话基点在哪里?神学是教会自我立场的阐述,为什么我们有如此众多的信徒数量,却无法在社会产生与数量对应的影响力?因为我们缺少深刻的神学反思。在教会与社会的对话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我们教会自身是被边缘化的。那些在中国学术界产生一定影响力的神学作品,要么是翻译的,要么就是游离在教会之外的人士的作品。反而,主流教会在教会的话语权上显得如此羸弱。这都跟我多年轻视神学学术是分不开的。

  四、神学教育当有的省思与坚持

  当然,教会或多或少对神学教育的失望或者期待,都值得我们自我反思:

  1、神学是否接地气,还是脱离教会的闭门造车

  现在的神学教会与教会侍奉两极分化,神学教会不接地气,实在令人担心。读了神学若不能帮助侍奉,不能自我提升,不能培养一个神学生的品格。这实在是教会之不幸,也是神学教会之缺憾。

  2、神学方法论是否适合当下的社会发展

  各行各业都需要不断自我增值。学习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发展。若神学教育依旧是老一套,很难不被社会淘汰。

  3、神学教育的目的是否值得检讨

  第一、神学是否就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为了扎实地了解神学渊源及背景,并从中找到当下的牧会思路。

  第二、神学是否就是一种对传统的否定,圣经的权威如何在神学中体现?若我们学生的神学不能建立人的信心,而是培养了一种神学式的不可知论,对这个世界的一切伦理道德问题都不能做神学性的立场。神学的教育就难言在建立教会。

  第三、神学教育是否当培养神学生的灵命、道德、适应能力、管理能力。处理神学的知识与伦理,我相信,我们的神学需要建立神学生的德行,牧会的能力和管理的常识。我们过去常常提到神学教育的目的:“灵德智体群”的全面发展。我相信,这才是培养教会人才的必须。

  4、神学需要坚持,不要因为功利主义的盛行而放弃立场。

  诚然,很多上帝重用的人都没有读过“神学”,但很少被神重用的人说不需要读神学。很多被神重用的先知并不一定毕业于先知学校,但这些被神重用的先知总是致力于先知学校的侍奉。正如前九龙城浸信会张慕皑牧师所言:有时候神会兴起一些没有读过神学的人,因他们有很多或很特别的经历,口才又好,神会在这方面使用他们,这无可厚非;但他们要知道自己的限制。有人以为一些神所重用的人,例如JamesDobson和ChuckColson都没有受过神学训练,却有出色的事奉;但他们是例外,不是常规。如果教会误以他们样样皆精,视他们如传道人,那麽问题就出来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未经本网站授权,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牧养栽培

专文写作法讲义 · 文牧 · 内容 专 题 写 作 法 考 卷

2017-2-7 11:38:00

牧养栽培

读经的“五字”诀

2017-2-7 16:20:00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