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中庸之道决非平庸之道
我们常常为历史上神学思想的交战而感慨,这些思想上的争战到今天也未必尘埃落定。请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上帝为什么不用更加简单的方式启示自己呢?直接把圣经刻写在不容易损坏的金属片上,再进一步,用清晰的逻辑语言让解读者不至于产生误解和纠纷,不是更好吗?上帝为什么道成肉身让具有文化局限和理解局限的门徒用时代气息的生活语言记下自己的话呢?
其实,理解这些难题,其路径近似于理解上帝为什么允许撒旦的存在。
主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像筛麦子一样。”(路22:31)现代中文译本译为:“西门!西门!撒但已得到准许来试探你们,要像农夫筛麦子一样来筛你们。”在《彼得前书》1:7那里使徒说:“叫你们的信心既被试验,就比那被火试验仍然能坏的金子更显宝贵,可以在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得着称赞、荣耀、尊贵。”
上帝不鼓励懒汉,没有人随随便便能够成功。真正的精金宝贝无不是得之不易,否则便不显得珍贵。认识真理也是这样。由于人类肉体的软弱、环境流俗的干扰以及撒旦的迷惑,真理往往披着一层朦胧的文化面纱。虽然可能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干扰,但是凡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一定能够打破这些干扰。因为基督教导我们说上帝是寻求就寻见的上帝(太7:7)。大卫对所罗门说:“你当认识耶和华你父的神,诚心乐意地侍奉他。因为他鉴察众人的心,知道一切心思意念。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你若离弃他,他必永远丢弃你。”(代上28:9)
“你若寻求他,他必使你寻见”的前提是“诚心乐意地侍奉上帝”。靠着对于上帝的真诚的爱和追求,我们可以打破某些传统神学思想的迷雾;靠着对于上帝的真诚的爱和追求,我们可以获得对于上帝的真理的捕捉,寻见上帝。
进一步我们要追问,现实中如何做到“诚心乐意地侍奉上帝”呢?现实中如何做到对于上帝的真诚呢?
耶稣基督亲自教导说:“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对于上帝的真诚,是和我们的心灵密不可分的。由于“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4:23),我们还是应当回到我们的内心。“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赛30:15)这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通过安静的内心寻求上帝的旨意而行,不是随着己意“骑马”妄行。正如道家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应该按照正道而行,“无妄为”,不妄行。
圣经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通过平静地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我们可以倾听到上帝的呼唤,只要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就可以做到对于上帝的真诚,领会上帝的旨意。“你或向左、或向右,你必听见后边有声音说:‘这是正路,要行在其同’。”(赛30:21)“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弥6:8)
堪称上述经文之印证的是,儒家也认为,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并且持守自己的良心,这就是侍奉上天。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孟子肪⌒纳稀?这里的“万物皆备于我矣”不是我什么都不缺乏的意思,而是“一切唯心造”之意。孟子的思路是向内倾听良心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