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如何面对忧郁症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基督徒如何面对忧郁症

一、前言

随着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类生活中的竞争现象日趋激烈和白热化,竞争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商业界到学术界,从成人世界扩展到儿童世界。竞争是在有限资源的分配中所必然产生的,无人能避免。尤其是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因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紧张、人际关系复杂,而持续处于一种应急状态,很容易心情低落,由此造成各种身心疾病,忧郁症就是其中一种。

心情低落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几乎所有人都体验过沮丧、忧郁心情,但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心情可能严重到成了一种需要治疗障碍。忧郁症属于心境障碍,主要表现就是心情低落,并由此引起生活中其它活动的减少,如社交被动、进取心减退、生活疏懒等。忧郁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使工作效率下降,由此造成的各种无形损失代价巨大,有些极端严重者还可能有消极自杀之举动。忧郁症还会引起物质滥用,特别是烟草滥用和酒精滥用。由于心情郁闷,无法解脱,忧郁者往往求助于具有轻度欢快和麻醉作用的香烟和酒精,因此很容易染上吸烟和酗酒的恶习。

在我侍奉的二、三十年来,我发现基督徒中得忧郁症的人并不是少数,尤其是近几年,我发现得忧郁症的基督徒更多了。这个现象让我感到极为痛心。5?2汶川大地震后,那些受灾的基督徒,是否会得上这可怕的忧郁症?这个问题时时困扰着我,让我食无甘味,夜难安寝。基督徒该如何面对忧郁症呢?笔者愿藉着圣经真理以及个人的人生经历,与广大主内弟兄姐妹分享。

二、随时存在的忧郁

使徒保罗在《腓立比书》4章6—7节勉励腓立比教会的信徒说:“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这是一句极为平凡的经节,也是一节我们经常用来勉励“别人”的经文,因为我们每个人几乎无时无刻不是生活在忧郁不安的环境中。

可是,如果从《创世记》第一、二章看来,“人”是按照神的形象受造,而且是应该被神“宠爱”而不会有忧郁的。神让所爱的“人”看管大地各样的活物,所以这些活物一样一样都乖乖地被带到人面前,“那人叫它什么,那就是它的名字”(创2:19)。“人”如果肚子饿了,全地上的菜蔬、果子都可做为食物(参创1:29)。生活的环境除了蓝天、大海、高山和草原之外,还有美丽的金子、珍珠和红玛瑙,没有任何的污染,没有纷争和愁烦,当然也没有忧郁,因为这是爱“人”的神的美好安排。神对亚当、夏娃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创2:16)这里的“各样树的果子”,自然也包括吃了可以让人永远活着的生命树的果子,人都可以“随意吃”,可见,只要人不违背神的命令,就可以永远没有忧郁地活着。

可惜的是,因为人不愿与神和好(参罗5:10),而愿意听从魔鬼的话去犯罪。当罪进入了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忧郁及死亡就作了世界和人类的王(参罗5:17)——“人”从此挣脱不开忧郁的缠累。既然是因为我们犯罪而亏欠了神的荣耀,使得每个人都得生活在这个忧郁的世界上,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面对这个事实,勇敢地承担起这个责任。

三、认识我们的忧郁

每一个人的忧郁,会因不同的个体、时间、空间而有所差别。我们可以从我们生存的这个社会和我们的生活感受,来认识我们的忧郁。在从前或当今世界上某些落后地区的人,他们连基本的“吃饱、穿暖”都成问题,所以,他们的忧郁就是“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参太6:31)。最近一、二十年,因为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经济逐年繁荣,人们基本解决了“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的温饱问题。尤其是沿海的一些地区,百姓们过着物质生活较为富裕的小康生活。

据心理学界、医学界专家的分析,人们的忧郁除了由身体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之外,缺乏某些维生素、身体体质虚弱、重大伤病长期卧床或服用治疗药剂等因素,也会使人出现忧郁的现象。另外,某些心理因素如谋虑不遂、悲愁恐惧以及自我价值低落、对自己没信心等,也都容易使人产生消极悲观的意念。也有研究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忧郁。

而从基督教的信仰角度来看,人得不到神的喜悦后,心灵上就会充满不安和焦虑。又因为世界都伏服在魔鬼的掌控之下,世人彼此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又增添了得失的困扰,因此,忧郁永远是人心头卸不下的一个担子。基督徒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就无法拥有喜乐的人生观,在与魔鬼的争战上也不会专心仰赖神,多次遭受魔鬼伤害的心灵更是充满了恐惧与忧郁。

四、一般人消除忧郁的方法

前面提及,在医学临床上发现,内分泌失调、身体虚弱、缺乏某些维生素、长期酗酒,以及经常服用高血压、类固醇药剂的人,较容易产生忧郁的现象。最近又有报告指出,忧郁症可能也受亲代基因的遗传,而且脑部组织受到伤害的,更是容易产生忧郁的情绪。随着文明的快速演变,人们生活的步调也跟着加快,虽然同样是一天24小时,可是在“人赶时间,时间赶人”相互循环之下,大家心跳好像都加快了。由于心情日趋紧张,天天绷紧着脸搭车、工作、交际,原本的笑容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漠、烦闷和痛苦。

当痛苦累积至饱和时,就非设法宣泄不可了。这时候,那些有道德感和良好素养的人,就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平日妥善安排自己的工作量,不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日常生活中能定期安排适当的休闲活动,给自己和家人有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在工作闲暇时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到户外散步或邀三、五知己聊天来放松自己的心情。诸如此类,都是希望藉由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来缓和紧张的心情,进而消减心中的忧郁。

当然,如果一直没有对之进行妥善的处理,以致严重到生成极度的悲伤,甚至有轻生自杀的念头时,就得找心理医生给予药物治疗,或藉由专业的心理治疗,来改变错误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先前中国人比较不能接受看心理医生的事实,因为大家把“情绪困扰的精神病”和“神经病”画上等号,到医院挂精神科一定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如今观念改变,看精神科医生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让我们担心的是,有的人在心中愁烦忧郁时,并没有探究忧郁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方式,而是以毒品或酒精来麻醉自己,结果非但没有消除忧郁,反而弄坏了自己的身体,使自己忧上加忧、愁上添愁。

五、勇敢地面对忧郁

人活在世上一定会面对生、老、病、死的痛苦,当这些忧郁环绕着我们时,就连被耶和华称赞为“完全正直”的约伯,在无法忍受肉体痛苦时,都会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并向神“求死”(参伯3:1—16),何况非常软弱的我们呢!有人说,重大伤病或手术后体质虚弱、长期贫血、血糖低落的人容易生成忧郁症。其实,不一定要到“重大伤病、大手术”的程度,一般人只要身体稍有不适,情绪就很容易受到波及,轻者沉默寡言,紧接着就是精神恍惚、不思饮食,从而导致体力日渐衰退。

肉体的痛苦如果不是当事人,往往无法感受到,因此,身旁的亲友很容易怪他(她)没耐心、为获得别人关心,说他(她)的病并没那么严重,乃是故意装得很痛苦。当然也有像约伯的朋友那样,责备他(她)行事不义罪有应得、妄自称义不知反省。所以,一个人一旦病倒了,除非您是工商巨子或政界要人,否则就得做好被轻视、遭谴责的准备。我们身体各部器官就如同一部运转的机器,一年365天全年无休止地在工作,难免会有“磨损”或“故障”的意外发生。此时,我们除了到医院或诊所就医之外,我们的心理建设也非常重要。

我们往往会在医院的病房看到这种现象:两位同样是胃溃疡病患者,同一时期接受同一位医生的开刀手术,其中一位与探望他的人嘘寒问暖、有说有笑,甚至一直关心前来探访的亲友的健康状况,让人搞不清到底是谁“在住院”;而隔床的那个病人,却只会唉声叹气怨天尤人:“我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这么倒楣的事怎么轮到我?”身体已是逐渐康复了却也喜乐不起来,满脸的忧郁加上满口的怨言,让探望他的人心里也都蒙上了一层郁闷的阴影。我们会发现那位乐观的病人往往先痊愈出院,就算他们同时痊愈,也让我们体会到乐观的病人在病中比别人得到更多的喜乐,而这些喜乐是另外那位病人自己白白丧失掉的。

保罗在传道期间常告诉信徒,他常因信徒的热心、成长以及主耶稣的爱而感到满心的安慰与喜乐。其实保罗并不是没有让他烦恼忧郁的事,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的书信中,保罗说他比别人受更多的劳苦:坐监、被鞭打、遭遇海难、遭遇盗贼、旷野险路、同族人及外邦人的陷害,再加上饥寒交迫和挂心教会的事……这些愁烦和压力绝不是一般人忍受得了的。保罗也曾经求主让他离开加在他身上的痛苦,可是当神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时,他告诉大家:“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林后12:10)。在同一节,他接着又说:“因为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保罗告诉我们一个秘诀:当我们忧郁时,就是我们该坚强的时候了!

六、人的忧郁耶稣都知道

神原本就是爱人的,也因为爱人神才亲自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三十多年的在世生活中,主耶稣尝尽了人间穷困挨饿、居无定所的痛苦生活。在传福音的过程中,他随时被仇敌监视、迫害,最后为完成救恩还被钉在十字架上。从被出卖、拘捕、审问、讥笑、侮辱到鞭打,主耶稣都不吭声,而且还在十字架上为迫害他的人祷告,直到要断气时神的灵离开了,他的身心遭受被遗弃的痛苦时,才大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可15:34)

一个人在身心郁闷时,最容易生成消极、颓丧的悲观念头。这时候,他(她)也最盼望有人了解他、关心他、甚至能帮助他。一个基督徒在遭受到忧郁的困扰时,也一定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关心和帮助。最能关心和帮助别人的,一定是曾经亲身体验被别人关心和帮助的人。

当今社会的某些机构,为了培训慈善义工人员,研习期间举办一些相关的课程,有时还让这些人员亲身体会一些生活上不方便、痛苦、忧郁的情境。我们的主耶稣曾经道成肉身来到人间,亲尝了人世间所有的痛苦,因此,他最愿意关心和帮助我们世人。他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太11:28)他迫切希望所有忧郁挑重担的人,都能卸下忧郁和不安,而变得轻松和快乐起来。

使徒保罗体会到神的救恩,也认识到神的能力,所以,他能在百般试炼中仍然“喜乐”地奔跑天国之路。看着保罗的信心,基督徒应该更坚强地面对生活上忧郁的事实,分析造成忧郁的原因,并且冷静思考:除了“忧郁、伤心、难过、埋怨、逃避”之外,我们是否有比较积极而具有建设性的做法?是否能谦卑真诚地将自己的困扰求助于传道人或信心较为坚强的弟兄姊妹?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愿意将自己的重担交托给主耶稣呢?

当我们面对忧郁而悲伤烦躁时,圣灵总是在为我们祷告,提醒我们:主耶稣正慈祥地向你招手。很可惜,有时我们根本都不望耶稣一眼,只是痛苦地在那儿孤军奋战。耶稣曾在“浪子回头”的比喻中暗示我们,虽然儿子悖逆离家,可是从儿子离家的那一天起,浪子的父亲每天都到门口张望,期盼儿子能够早点回来。浪子在落魄之时想起父亲昔日对他的百般疼爱,就鼓起勇气回到家里,向父亲忏悔,最后他得到了父亲的赦免和安慰,并重新获得了来自父家的平安、喜乐和幸福(参路15:11—32)。当我们被忧郁、愁烦困扰时,能不能也像这位“回头的浪子”一样跑回耶稣跟前,将忧郁的担子卸给他?

七、做个勇敢的基督徒

虽然忧郁时时困扰着我们,也真有不少人被忧郁击倒了,可是却也有不少人在忧郁愁烦中站了起来。这一次的汶川大地震,涌现了许多虽经历家破人亡却不被痛楚和忧郁击垮的人,有一个民政局的局长,忍着丧妻丧子之痛,奔走于残垣断壁之间帮忙抢救生还者,以及安排受灾群众的居住和饮食生活,通过电视画面我看不到他脸上有什么哀伤和忧郁,但我知道他心里一定是愁肠百转;还有一个中学老师,他那同样也是老师的妻子遇难了,他忍着巨大的悲痛,指挥学生们在一片废墟中寻找可能生还的学生。我看到他指挥若定,浑然觉察不出他脸上有丝毫伤悲;还有一些人,他们虽然丧失了家园和亲人,却强忍着悲痛,协助别人重建家园,照顾别人的老人、小孩或者伤者。他们是那种极其平凡而又极其伟大的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他们没有沉浸在愁云惨雾之中而不能自拔,没有怨天尤人,没有消沉颓废,他们把不幸、伤痛、忧郁统统践踏在自己的脚下!

作为一名基督徒,我们有神作我们的坚强后盾,诗人说:“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诗46:1)。因此,我们在忧郁的时候如果能想到神,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好像以色列人一样:虽然后面有埃及的追兵,可是神却安排云柱、火柱在前面引导我们;也正因为“云柱、火柱”的保护,那些看似“凶悍”的忧郁却远远地被隔离在我们的身后。

大卫说:“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神)与我同在。”(诗23:4)是的,神真的与我们同在,并且一直呼唤着我们:“看我这里!看我这里!”让我们回忆一下:是不是我们曾有好几次面临非常困扰的忧郁,甚至在当时我们认定自己这次“一定完了”,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我们总是能绝处逢生、化险为夷地平安度过?主耶稣说:“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在我里面有平安。”(约16:33)

八、背自己的十字架跟随主

因为世人都是罪人,亏欠了神的荣耀,所以在世上几十年的旅程中,每个人都要承担自己所犯的过失,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主耶稣说:“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14:27)。我们相信主耶稣给予我们的十字架,是适合于我们背并且是我们背得起的十字架。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要犯罪,也要时时想到主耶稣为我们的罪所受的苦。当忧郁困扰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像保罗那样“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喜乐”(林后12:10)。当看到别人遭受到灾难、痛苦的忧郁时,除了帮他(她)祷告之外,不可随便以给予论断。

有一次,门徒们看见一个生来是瞎眼的人,他们以为这人眼瞎一定是他本人或他父母犯罪引起的。可是耶稣却纠正了他们的观念;这人眼瞎不是因为他本人或他父母犯罪,乃是“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9:1—3)。奇妙的缺陷,竟是为了彰显神的荣耀!

当拉撒路死了四天以后,耶稣来到拉撒路的墓前,拉撒路的姐姐马利亚埋怨主说:“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兄弟必不死”。主对她说:“……他(拉撒路)必复活。”当初,马利亚差人将拉撒路病危的消息通知耶稣并求他赶紧起程去医治拉撒路时,主竟对马利亚派来的人说,拉撒路的患病“乃是为神的荣耀,叫神的儿子因此得荣耀”。结果正如主所说的,拉撒路死而复生,因为这件事,许多人相信了神(约1l:1—44)。

原来,有时我们背着自己不太愿意背的十字架也是神的美意,难怪当保罗还不了解、不想背他的十字架时,神会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林后12:9)。

从另外一方面说,我们也真是很软弱的肢体,因此,有些弟兄姊妹会基于爱心以较沉重、严肃的语气劝勉我们,我们的心中会感到难过、忧愁,就好像保罗对哥林多教会信徒的指责而感到忧愁、难过一样。不过,保罗说:“这些忧愁只是暂时的,有神的旨意在其中。它能使我们为自己的罪恶和软弱难过,进而悔悟归正,所以是正面的、积极的”(林后7:8—12,现代中文译本)。

每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忧郁是绝对有而且是必须的。然而,神却要我们不要为不必忧郁的事来忧郁,主耶稣说:“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2—33)。同时,主也告诉我们:“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太6:34)。

好慈爱的“阿爸父”啊!又要我们能有所担负,又要我们不要担负得太重。愿神赐给我们智慧,让我们能像保罗那样“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12:10)。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初信引导

不要灰心丧胆

2016-4-1 10:57:00

初信引导

春节的祈祷

2016-4-1 19:49:00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