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世之子与光明之子

释放双眼,带上耳机,听听看~!

“不义之管家”是耶稣的比喻中较难理解的一个(参路加福音16:1--8)。一个十足的投机分子,随意浪费主人财物,被人揭发后,面对被辞退的现实,依然处心积虑,考虑到自己无力锄地,也羞于讨饭,力求自保,擅自篡改账目,将一百篓油的债务改为五十篓,以此贿赂欠债人,利用主人的利益为自己留好后路。这俨然是一个自私自利、不忠不义之辈。但令人费解的是,在比喻的最后,“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作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路加福音16:8)此管家如此不义,何以能获得主人的夸奖?

一、管家之职位

在圣经中,管家就是一个受雇负责经营和管理他人家业和生意的人。管家当然是一个仆人,但不是一般的仆人,而是有权柄的仆人,相当于总管。此比喻中的管家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拥有很大的权力,即可以派人传召债户,也可以随意查看账册、轻易而举地修改账目。

二、管家之聪明

当我们读此比喻时,很容易从现代契约精神的角度去解读管家的不义之举,却忽略管家在危机处理上的“精明”之处。根据摩西的律法,以色列人不许向同胞放债取利,如“不可放债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神,使你的弟兄与你同住。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利……”(参利未记25:36--37)所以,为了规避放债取利的限制,通常在账单上以以油和麦子来表达。同时,现代学者基本上都认为,经文中的“一百篓油”和“一百石麦子”,应该都是“本”与“息”的总和,所免去的五十篓油和二十石麦子是息的部分。如果是这样的话,管家的高明在于:以主人代理人的身份免了债户的巨额利息,一方面为主人赢得“遵守律法、不欺压同胞、不拿利息的慷慨君子之美名”;另一方面让债务人对他存感恩之心,使自己离开主人后不至于走投无路,更重要的是主人无法控告管家的行为,因为他做的是一件合乎律法的事情。

三、比喻之焦点

显然,管家并不是因他的狡猾获赞赏,而是因他的先见之明受赞赏。比喻的焦点并不在于管家的不义,更不是认可或夸奖管家的不忠,而是在于他“聪明”,能想到将来,并能抓住眼前的机会,积极主动地为不妙的将来打算,期盼拥有更好的明天。作为今世之子的管家,在“世事之上”尚且未雨绸缪(w鑙 yǔ ch髐 m髐:绸缪:紧密缠缚。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放眼将来,作为光明之子的门徒岂不更要把握今生,放眼永恒?

如果今世之子在追求世俗之物上比光明之子在追求属灵之事上显出更多的智慧和努力,这是让基督的门徒们羞愧的事。多少今世之子为了事业上的成功,励精图治、精益求精、全力以赴;但多少光明之子却在属天国度的侍奉中,慵懒安逸、不求进取、安于现状。

章伯斯在其《属灵的惰性》一文中说道:“今天我很少看到基督徒努力向前奔跑的,大多数信徒都安坐松弛,享受人生。我看不到有人抓紧缰绳,策马往前。我看不到有人企求、渴慕、追求、奋斗不懈、祷告不停,为要得着更多属灵的福气。而使徒保罗是向着标竿直跑……”

耶稣的比喻就是提醒所有的光明之子,一定要比今世之子更想到将来的危机,善用一切机会、才智和财富,竭力争取将来的安全与保障。

《天风》2014年12期36页光中见光,作者:浙江省宁波市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陈志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初信引导

谦卑显于日常生活

2016-6-25 19:09:00

初信引导

勃拉姆斯

2016-6-25 19:43:00

免责声明 我们旨在分享优质文章、原创作品,与您共同学习成长,文章若有侵权欢迎原作者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署名或删除,本站将及时处理。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