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几篇关于“智商、情商、灵商”的文章,作为基督徒,颇感兴趣。我们如何看待这个“灵”的概念?圣经强调人是“有灵”的活人(参创2:7),基督徒是不是一群“高灵商”的人?这里的“灵商”与我们信仰中常说的“属灵智慧”是不是一个概念范畴?有什么异同?在信仰层面遐想这些问题,也是一种有趣的思考。
搜索网络资料,发现如今除了大家业已熟悉的智商(IQ)、情商(EQ)外,还有很多“商”,这些“商”都是在社会科学层面因人的生存适应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如逆商(Aq):指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德商(MQ):指个人的人格、道德品质,包括体贴、尊重、容忍、宽容、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心商(MQ):就是维持心理健康、缓解心理压力、保持是好心理状况和活力的能力。
社会科学层面对“灵商”(spiritual Quotient,简写为SQ)是这样解释的:指心灵智力,是一种对事物本质的灵感、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它是一种智力潜能,属于潜意识的能量范畴。
“高灵商”一般代表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能分辨是非善恶,甄(zhēn:审查,鉴别)别真伪美丑的能力。因此“灵商”也被认为是人的终极智力。
今天社会早已证明了智商对一个人的成功并不起决定作用,而情商高的人,可能与周围人有更好的关系,但他可能没法去感受生命更深刻的东西。所以人需要更深更高层次的能力发展,这就出现了“灵商”的概念。
而这种能力在教育工作者、心理学家、哲学家、神职人员,尤其是宗教家、灵修人士身上比较常见,是指进入人内心的能力。这类人通常直觉好,第六感很强,能够洞悉事物的根本,充满灵性的创造力;对自己内在的价值追求非常敏感,而且更加倾向于追求生命本身的价值。
“灵商”和“属灵”
社会上对“灵商”的关注也说明人们开始关心内心世界,注重生命的意义。回到信仰层面去看,这也有益于灵魂的升华,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终极关怀。对于基督徒而言,“灵商”和“属灵智慧”是有区别的。
基督徒常说“属灵生命的悟性和智慧”,因为我们的属灵生命没有量化的概念即所谓的“商”,而只有其丰富的程度。
从圣经角度来说,属灵生命就是一种“属于上帝的灵”的生命状态,正如耶稣说“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参约15:5)。连于上帝之灵的生命,源头就是丰盛的,因此多结果子。
从创造论的神学看,人是按着上帝的形象和样式所造(参创1:26),人生命的“属灵状态”才是人生命本质的状态,即始祖亚当犯罪前没有被污染的生命状态。
所以社会上所谓的“高灵商”的人,只是比一般人更喜欢触摸灵魂的高度,叩问生命的意义,但是他们这样的“灵商”没有连于一个终极的源头,是无源之水,最多属于人的创造性智慧,而缺乏信仰层面的表达和意义。所以,“灵商”并不属灵。
“灵商”和“智慧”
按照社会科学概念,似乎“灵商高”’的人对自己有更深刻的觉知,能够体悟到自己的内在价值、内在追求。有足够的能量支撑他克服困境,让自己与外在有一个很好的连接,不仅能感受到人际方面的情感,更能感受到整个世界和生命的相关性。所以很多“灵商高”的人往往关注人类公益事业,以及自身心灵的修行。
信仰层面所说的“悟性和智慧”,是与“恩赐”密不可分的--这是一种上帝赐予的特殊恩典,是分别属世的悟性和寻求上帝的智慧,这种恩赐让世人更渴望靠近上帝的国度、知道上帝的旨意。
所以保罗说:“愿你们在一切属灵的智慧悟性上,满心知道上帝的旨意,好叫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渐渐地多知道上帝。”(参西1:9--10)
所以“属灵之人的悟性和智慧”是从上向下的,先知道上帝的旨意后行事为人,结果要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这让人明白,人生在世是有价值和归宿的,目的都是为了寻求生命的救赎,荣耀神。而社会上“灵商高”的人,他们的思索是从下向上的,先行事为人后去感悟生命的意义。这种进路往往缺少信仰的价值和灵魂的高度。
圣经中说:“我们所领受的,并不是世上的灵,乃是从上帝来的灵,叫我们能知道上帝开恩赐给我们的事。并且我们讲说这些事,不是用人智慧所指教的言语,乃是用圣灵所指教的言语,将属灵的话解释属灵的事。”(林前2::1--13)
所以作为基督徒,我们更要注重追求上帝所赐的悟性和智慧,成为有“属灵智慧的人”。我们的生命因为明白上帝的旨意看透万事,所以今世的生活才会在地如同在天,才会“凡事蒙他喜悦,在一切善事上结果子”(参西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