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个女儿还小时,我就发觉她们有许多差异……
某晚我坐在客厅,柔柔、加加两姐妹在房中聊天,突然听到小女儿加加从房中传出的叫声——“哎哟!别再捏我了啦!我的脸又没惹到你,别再捏了嘛!”
大女儿柔柔走出房门,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谁叫你的脸蛋这么小,真令人羡慕,我要把它捏大一点呀!”听到两姐妹的对话,我忍不住笑着对柔柔说:“你的高挑身材,都已经够让人羡慕了,你还嫉妒妹妹的‘巴掌脸’啊?你和妹妹虽然外形不同,但各有特色呀!”
每个孩子大不同
从两个女儿还小时,我就发觉她们有许多差异,除了外表,在个性、表达方式、对事情的看法等,她们都有不同表现。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因着这些相异之处,我也常以不同角度来欣赏她们,并帮助她们了解自己的优点。
我曾听过一位演讲者的分享,排行老三的他,上头有两个哥哥,大哥是牛津大学的高材生,二哥则申请进了剑桥大学。可想而知,他的父亲是多么以这两个儿子为荣,但身为他们的兄弟,可就不是这么快乐的事了。
这位讲员在哥哥的光环下压力倍增,为了获得肯定,不擅念书的他铆足全力,拼了命地也考上了牛津!父亲高兴极了。但进入名校后,原本就对读书不擅长的他,感到万分吃力,才经过一个学期,他就被踢出了校门!顿时,他深觉自己一文不值,也认为他在父亲心中是没有地位的,生活漫无目标。
找到自己的特质
之后,他进入一所普通大学,才知道自己有阅读障碍,读书写字本来就比别人吃力。在学校社团中,他渐渐发现自己有种天生的群众魅力,仿佛大家都特别容易被他说的话感动、激励。他开始找到自信,那是和别人不同的也是最适合他的。至今,他仍不断巡回演说,带给无数的人心灵的帮助和激励。
柔柔在高中即将毕业之际,面对未来的大学科系选择,也常常问我:“妈妈,您希望我将来念什么呢?”
我向大女儿分享上述的故事,并告诉她:“不论选择什么,妈妈都希望你能按着自己的特质,找到最适合的位置,这样人生才会快乐啊!”因此面对女儿的问题,我总是尽量保持客观:“妈妈觉得你的个性很随和,别人喜欢亲近你,说不定你蛮适合与人互动的工作。另外你也很有创意,有自己的主见,往艺术类发展或许也不错。”
身为父母,对儿女难免怀抱期待,但我深知我们的期待,却未必最适合孩子的人生,不如让孩子适性发展。
钻石就在你心中
有个故事说道,一名居住在田纳西州的男子,拥有六万平方米的山林。当时,美国掀起西部淘金热。为了抓住机会,他变卖全部家产,举家西迁到那里购置土地,大肆进行钻探,但一连挖掘了好几年,却什么也没挖到,只好重返田纳西。
等到他返回家乡时,却发现那里工厂林立,先前居住的地方全是钻探机,原来最大的金矿,就在他原本的住处!
我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钻石,但当我们的眼光只落在别人身上、艳羡他人时,便容易忽略自己所拥有的才是最珍贵、最独特的。愿我们都能发现心中的钻石,在时间的琢磨中越加光亮,享受一个自信自在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