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缘由
当一个社会处于或经历着急剧激烈的变革和转变时,时常会出现一些稀奇古怪、与常情常理不合,甚至离经叛道的怪象和乱象。当下社会,我们也能看到很多纠结的内心和迷失方向的选择:
人们对一些事口诛笔伐、深恶痛绝,却同时又跃跃欲试、欲罢不能。如讥讽一夜暴富,但私下里又喜欢买彩票恨贪官,却又想“当官发财”;看不起“富二代”,但结婚时又想着“傍大款”;讥讽不正之风,自己办事却找关系;痛恨潜规则,可又希望从中获利;大骂炒房团,却也想倒卖房产致富;不想将婚姻作为筹码,却又要求有房有车无贷;痛恨收礼的,却盼着别人收下自己的礼;鄙视“拼爹”,却又恨爹不成“刚”……
这些矛盾心态虽然或多或少反映了社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这种错乱的心理和扭曲的世态,事实上都源于人心的“软弱”。准确地讲,诸如此类的矛盾现象,应该称之为“社会陷阱”或者“社会性的二难困境”。处在此种陷阱或困境中,谁都知道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但几乎所有人都按照众所周知的错误方式来行事,因为按照“应该”做的方式会给个人利益带来损失,而按照“不该”的策略却可得一时之利。结果就是大家都深陷其中而又异口同声地谴责这种状态,每个人似乎在追求着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实际上都普遍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显然,我们期待并乐于见到其他人首先自我牺牲,以突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格局。我们之所以不愿挺身而出,是害怕别人搭便车,坐收渔翁之利,甚至还有这种顾虑,即或许自己牺牲了,但也丝毫撼动不了整个格局。于是,所有人都浑浑噩噩,言行不一。长期处在这种矛盾状态之中,言辞跟现实之间的割裂会日趋严重。
按理说,基督徒理所当然要发挥世上“光”和“盐”之积极作用,明亮道德的晦暗,阻止社会的腐败。可是,我们也常有意无意地被卷入“世风日下”的漩涡——“立志行善由得我,但行出来由不得我”(参罗7:19—24)。“心灵固然愿意,肉体却软弱了!”(参可14:38)
同心祈祷
求上主爱怜这个世界,让更多的人能明辨是非,追求善良,不会同流合污,而是从善如流!
求主感动和加力量给行义的人,使他们坚守圣洁底线,不沾染世俗污秽,保守自己常在神的爱中!
求主让所有基督徒真正成为世上的光、世上的盐、山上的城,能在这个充满矛盾心态的社会中,起到理顺情绪、调节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
求主引导、鼓励我们,让我们有信心和爱心去谦卑服侍这个世代的人,背着十架跟随主!
如此祈祷,都奉我主耶稣基督圣名,阿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