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右手拿着七星
“七星”,是七个教会的使者,“七灯台”就是七个教会(参启1:20)。七星是在基督的右手中(参启2:1)。
“拿着”,意味着支持。我们能够站立至今,全靠主基督右手的扶持。
“拿着”,意味着抓住。我们能够在风雨中不失足、不跌倒,是靠主基督抓住我们。
“拿着”,意味着控制。主不容许我们或偏左或偏右。在重大失误面前,主要求我们悔改(参启2:5)。若不悔改,主要把灯台从原处挪去。
(十二)起初的爱心
以弗所既是小亚细亚的经济中心,又是一个海港城市,距地中海仅4.5公里。商业社会的种种弊病,以弗所不可能没有。而这些弊端,又不可能不反映到以弗所教会里面来。
诸如,华而不实、表面文章、圣工事务化等。尽管劳碌、辛苦,却离弃了对主起初的爱心(参启2:4)。
又如,“不能容忍恶人”是好的,试验真假使徒也属必要。但若敌情观念太强,对人失去信任,则又是离弃了起初的爱心(参启2:4)。
主要求我们悔改!
(十三)你却是富足的
士每拿是小亚细亚的又一港口城市,和以弗所同样繁华。但士每拿的信徒却很贫穷,这和他们遭受的迫害有关。主基督是把他们的贫穷和患难相提并论的:“我知道你的患难,你的贫穷。”(参启2:9)
贫穷,不是上帝的旨意。但由于迫害带来的贫穷,士每拿教会不只不怕,还表现出一种精神上的富足、灵性上的富足(参启2:9)。
经济上的贫富,每每和环境及机遇有关;灵性上、精神上的富足,则具有永恒意义。
(十四)务要至死忠心
士每拿教会所受的迫害是双重的:一方面是犹太人的毁谤,一方面是罗马当局加给她的患难。
罗马当局还要把部分信徒下在监里,让教会受患难。但这患难是短期的,且具有熬炼作用,可使信徒生命上有长进(参启2:1O)。
所以,务要至死忠心,勇于面对迫害。
(十五)坚守我父的名
别迦摩教会的居所,即别迦摩城。城中有四座神庙。有一座希腊主神丢斯的神坛,高14米,约翰称之为“撒但座位”(参启2:13)。别迦摩教会第一个殉道者安提帕被杀害,就是在这神坛前。
安提帕的被害,并没有吓倒别迦摩的信徒,他们仍然坚守主的名,没有弃绝主的道(参启2:13),但有人却失败在“巴兰的教训”上。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走到摩押平原时,摩押王巴勒召巴兰咒诅以色列人,但上帝不许巴兰咒诅。巴兰教唆巴勒在什亭安排摩押女子引诱以色列人行淫乱、拜偶像。结果遭瘟疫,死了二万四千人。这就是“巴兰曾教导巴勒将绊脚石放在以色列人面前,叫他们吃祭偶像之物,行奸淫的事”(参启2:14)。
别迦摩的信徒没有被迫害吓倒,但有人却跌倒在淫乱的诱惑上,自己毁了自己。所以主要求他们悔改,若不悔改,主要用口中的利剑攻击他们(参启2:14--16)。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