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之前,以为所有梦想都是可以追求的,包括成为音乐家、画家、作家、科学家…… 35岁后,如果不是在做专家或体制内的某一个饭碗,这些虚幻的梦想早就被打脸无数。
在天朝,绝对没有大器晚成,有且仅有把三个月催熟成一个月的“快大鸡”。如果你70岁时,还想像摩西奶奶自学成名画家,抱歉!你还想做这种闲事,除非家中有矿!孙子可以请保姆带,两家老人都不用你来照顾,你的老伴也不吵着准点吃饭,那么所有时间才属于你可自由支配的。
01
我有一位好朋友叫Funny,早期像我一样从事过翻译,还有两次机会出国深造,第一次是被迪拜的女老板看上,认为她非常上进又能干,其实那时她只要没离开那公司,被调去国外是极有可能的。
第二次是给一个香港机构翻译时,同样是赏识她的老板给她去欧洲深造的机会。当时她已经快30岁了,还是单身,想到如果去欧洲读完书,婚龄都“超标”了,加上父母这边催得急。每次谈到婚姻大事都不欢而散,父母让她觉得自己很不孝,好像只有结了婚才是人上人。
最后,她放弃了这次出国机会。几年后,她成家立室,嫁给一个公务员。表面看来郎才女貌,他们俩非常般配!公务员的工资养活一家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02
生娃后,她以为可以安心当起全职妈妈。谁料丈夫竟处处算尽心机,连不小心摔破一个玻璃杯都让她转款10元,感情在那种金钱的“酸臭”味熏陶下也被严重透支。
当她提出要外出上班时,也是符合丈夫的期待,因为他希望家庭是双薪,而且虽然他的工资奖金从不向她透露,意味着她是无法享受到这位公务员身份带来的好处。
问题来了,孩子谁带?他没有出钱请人的意向,而她不可能从几千元的工资中拿出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钱去请保姆,这种劳碌亳无意义。所以,只有继续留在家中侍候“大爷”。
时间一晃,三年过去了,孩子上幼儿园了,但是经常被感染生病。照顾孩子的重任仍在她身上,外出找工作也就一再延迟。
03
某一年,丈夫提出了买新房子,他们一起看上了一个景区房。他表示,自己还差一点钱才付得起首付,于是她把单身时积蓄的一点钱也拿出来。
从此后,她真的“穷困”得连朋友聚餐也不敢参加。而她丈夫却明里暗里向她表示,她在家无收入使他在单位无面子。选了这种不靠谱的男人搭上这种日子,她后来跟我分享才明白其中的心酸。
等到孩子4-5岁,真正适应了幼儿园后,她投出了好几份简历都杳无音信。原因是,她已经35+,别说找体制内的工作,连私企都不想要。无论她过去曾有过多精彩的工作经历,人生似乎从此卡在35岁这道门槛上。
她不断向至高者呼求怜悯!于是在三年疫情结束不久,香港前老板致电给她:问她能否继续为他们翻译?
前老板表示非常满意她以前的工作能力,希望她在不影响照顾孩子的前提下,为他们翻译资料,每个月她也将收到曾有的工资。他还说,以她的能力绝对不止这点工资,但是那缺少的至高者必定回报!
她心想:自己都沦落到这种地步了,能有份像样的工作已经很感恩了,还敢奢望多少工资。于是她满心答应了这份在她看来的“及时雨”工作。
04
可以说,我朋友是蒙了上天的恩宠,因为很多像她一样年龄的女人,生育后只有两个选择。
一个选择是,生育完后马上狠心上班,把娃交给老人或托管中心,不管孩子多需要父母的亲密抚养。这是许多现代人选择的方式,也因此孩子从幼小时就与父母长时间分离,这种方式是极不利于孩子健康的心灵成长,但也是非常无耐的选择。
另一个选择是,像我好友那样,亲自在家抚养。像这种方式,必须有一个真正愿意在财富上与你共享的队友,否则后面的日子非常艰难。
很多选择了此方式的女士们,等到孩子能稳定幼儿园的生活后,都只能做电商、保险或体力活,当然我没有半点瞧不起这些女士们,反而她们为了家庭而牺牲上好的工作机会是值得他人尊重的。
我想表达的是,她们在35岁的门槛中,很难再靠自己的大学文凭或工作经验去获取一份相匹配的工作。
05
而更糟糕的是,等到她们60岁后,就连体力劳动者的身份都不再被认可了。谁能保证60岁后的人生就一切平安?若家中出个什么意外,意味着她们连工作的权利都被剥夺。
一位香港老朋友最近跟我说,他和他太太最近在香港报了2个培训班。他们都是经济实力派,刚退休不久,难道香港经济差到发不起退休金了?
事实并非如此,原来是他们政府鼓励劳动者再就业,所有坚持上机构的培训班21天并考核及格的都能分到几千块,之后还有专人电话回访介绍你去哪里上班。
这种福利,对比前面咱们的现状,只能说,人与人之间的差别不是一般的大,有机会多去外面走走吧。不然还是像Funny一样,依靠大能者的手,守住自己那一份,也不断扩张自我的境界!
——END——
更多原创作品: